墨菲在心理学界的影响最初是通过他的《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一书,随后他便转入了社会心理学研究,1931年出版《实验社会心理学》一书,获哥伦比亚大学的巴特勒奖。墨菲从社会心理学入手,深入研究人格问题,提出了“生物社会的人格理论”。认为将心理学与生物科学或社会科学分离的做法不仅是武断的,而且可能是有害的。心理学研究整个人,所以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在人格中是统一的。他企图以此理论为基础来整合所有的人格理论。
墨菲还是美国享有盛誉的心理学史家之一。其《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一书,与E.波林的《实验心理学史》齐名。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教师。由于他善于启发学生的研究精神,据统计,他创办的纽约市大学心理学系培养出来的学生同美国各大学心理学系比较,是取得心理学博士学位最多的一个系。
他是美国“社会问题心理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194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72年被授予美国心理学会金质奖章。他还曾任美国东部心理学会、美国西南部心理学会、社会问题心理学研究会、伦敦心理研究协会和美国心理研究协会主席。他的出版物包括25本书和100多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