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宅的是是非非

心理资讯网

2025/3/2 22:01:37人际关系

虽说“宅”是一个人的自由选择。然而,人明明是社会动物,为何发展到现代文明,反而个个更乐于“养在深闺”、离群索居?在宅的背后,所凸显一系列深层问题又是什么呢?

宅的原因不外乎三类:

●城市里生活成本过高;

●社交障碍;

●新媒介技术带来的社会效应。


“宅”现象的形成有其时代性,又有其特殊性。 处网络时代,我们有了的选择:即使不当作家,我们也可以待在家里赚钱,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了解到世界另一端刚刚发生了什么;再也不必翘首企盼“鸿雁来书”,网上的即时通讯工具可以立刻让人进行视听全方位交流。

有专家认为,适当的独处和放松是必要的,但是凡是应有“度”,不应为了追求个人的享受而放弃家庭责任、社会责任。人类的本性就是群居动物、社会动物,过分的“宅”,或许能满足物质需求,但不利于长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有高校老师呼吁,大学生不要再“宅”了,应在即将到来的暑假里积极地“走出去”。

大家都在看